加菲爾植物園 Garfield Park Conservatory|加菲爾帕克 Garfield Park|芝加哥|奇怪的「芝」識增加了
- chufantzou
- 9月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大部分人對於走訪芝加哥時的印象或許只停留在摩天大樓與密西根湖之間遊走,不過這座城市原本的地貌與景觀其實應該是平緩且多水的。在城市西郊的加菲爾植物園(Garfield Park Conservatory)就是為了複製這樣的景色同時也保存了各種植物。進入溫室的一瞬間,我彷彿離開了水泥森林,墜入了一座由棕櫚、蕨類、仙人掌與熱帶雨林構築的奇幻世界。

這座植物園不只是溫室而已,它的存在,是一場「景觀民主」的實踐,更是美國城市綠化運動中的一顆閃亮星星。Garfield Park 這個地區最早建立於 19 世紀末,是芝加哥早期城市綠地系統的一部分。當時這裡被命名為 Central Park,後來為了紀念美國第 20 任總統 James A. Garfield 而更名。

這座公園中的第一代植物溫室興建於芝加哥大火後的 1880 年代,但那時的設施規模小功能單一,只是單純的花卉展示。隨著城市工業化與人口擴張,芝加哥市政府意識到:植物不應只是富人的私產,而應成為全民的自然權利。

於是,在 1905 年,由丹麥裔移民 Jens Jensen 領銜的改造計畫正式啟動。他要打造的不只是一個展示植物的地方,而是一個「城市中的自然劇場」,一場為普羅大眾設計的感官之旅。
加菲爾植物園於 1908 年正式開幕,當時即被譽為「世界最大公有玻璃植物園」,是美國城市規劃史上一個前所未見的壯舉。

延森選擇用單體玻璃結構創造一個玻璃罩下的世界,用以保護所有植物,並且還權於民,讓所有市民能夠進場欣賞學習所有植物的知識,同時在芝加哥這種溫帶大陸性氣候下也能保存植物的多樣性。

同時,加菲爾植物園聯盟也在地經營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加菲爾德公園溫室融合了人、植物與文化,打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綠洲。他們的價值理念包含啟發社群,教育社群、創造驚奇的體驗激發市民對研究植物的好奇心,所以每個季節都有特別的活動甚至可以去領取種子帶回家種植,是留學日子裡省錢又可以種花草療癒身心的好選項。

植物園內有一些小小歇腳處,讓人沐浴在鬱綠的花草之間,還能聽到潺潺流水,而且大冬天室內還是恆溫讓抑鬱的雪白世界看到一點綠意盎然。

天南星區(按:天南星科是單子葉開花植物中的一科)有幾株波斯百合,它們在錦鯉池畔巍然矗立,形成東側瀑布的景觀。這些美麗的玻璃雕塑出自享譽國際的玻璃藝術家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之手。該展不僅引起廣大迴響,更創下溫室參觀人數紀錄。展覽結束後,芝加哥公園管理局隨即購入這些作品,並將其納入永久典藏。奇胡利大師在西雅圖太空針塔旁還有他的雕塑花園,各種玻璃雕塑讓人目不暇給。

沙漠植物區擁有芝加哥最豐富多樣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收藏之一。這些植物以其壯觀獨特的外型、絢麗卻短暫的花朵,以及能適應嚴酷乾旱環境的特性而深受市民的喜愛。尤其是氣候原因芝加哥的自然景觀不可能有仙人掌的,所以很多人喜歡買多肉植物回家養在室內,蔚為流行。

館內植物大小差異懸殊,從小巧的「生石花」到巨大的「龍舌蘭」皆有。龍舌蘭也叫美洲龍舌蘭,英文俗稱「Century Plant」、「Maguey」,是天門冬科、龍舌蘭亞科、龍舌蘭屬的植物,其鱗根的汁液可以提煉成龍舌蘭糖漿。

園中還有小朋友遊戲區,裡面有溜滑梯、鞦韆等設施,不過目前都還在整修中。

最後一區是 Sugar from the Sun,顧名思義這些植物透過陽光創造果實,而這些果實是可食用的經由動物進食、排遺達到傳播的目的,所以會看到許多日常我們吃的蔬果類。

這個綠色的攀藤植物就是香草,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細長的綠色香草豆莢,不過這個豆莢還需要經過加工才會變成我們食用的香草莢。香草是唯一能結出可食用果實的蘭花,原產於墨西哥東南部,是唯一有蜜蜂能為其授粉的地區。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每一朵花都必須在清晨人工授粉才能結出香草豆莢。每朵花僅綻放 12 小時,若未授粉,便會凋謝、枯萎並掉落。一旦授粉成功,豆莢便會形成,並在藤上生長 8 至 12 個月,成熟時轉為棕色。之後還需經過 5 至 8 個月的乾燥過程,才能投入使用。在台灣也開始有香草農在溫室裡栽種生產不過產量還太低所以售價頗高。

溫室的開窗設備很有特色,透過滑輪延長金屬軀幹讓人不需要爬上種植台就能開合窗戶,極具工業風的設定。其實這座溫室在2011 年 6 月 30 日經歷一場冰暴對造成溫室毀滅性的破壞,歷史悠久的蕨類展間、展覽室以及十座繁殖溫室的屋頂約有一半玻璃碎裂,沙漠館的玻璃亦受到嚴重損傷。蕨類展間、展覽室、沙漠館及繁殖溫室的步道、池塘與植物上滿佈碎玻璃,屋頂上還懸掛著危險的殘片。受損玻璃隨即被清理,並以臨時的聚碳酸酯板覆蓋於展示館屋頂,以保護植物並維持館內環境穩定。為重建這些館舍的屋頂,植物園進行了大規模工程,耗時四年才得以完整修復。

現在植物園不僅提供展示作用還能租借成為活動場地,實現了多功能以及歡迎市民使用的多功能空間。

我認為,芝加哥不僅是建築師們實驗各種建築語彙的重要舞台,同時也是都市規劃者與景觀設計師的大型實驗室。Jens Jensen 所代表的草原學派,為芝加哥設計了一系列順應微氣候的城市公園,透過芝加哥公園管理局的規劃,這些作品至今仍服務著上百萬市民。他同時也為亨利・福特在密西根的宅邸規劃庭園,展現出多面向的景觀設計才能。
Jensen 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公園能與在地氣候與植被相契合,形成永續的自然生態,避免外來物種入侵以及大量財力的浪費;同時,他堅持公園應成為人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讓市民能親近花草與水域。這種前瞻性的思想,不僅影響了當時的芝加哥,更深刻塑造了百年後今日芝加哥人擁有與使用公園的方式,成就了獨特的公共綠地思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