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他的人生和作品就會想到戰爭、冒險、打獵、大海,這種充斥著陽剛氛圍的風格,他就是厄尼斯特.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在父親親自接生之下,海明威誕生在芝加哥奧客帕克這個位於庫克縣西郊的城鎮。
奧客帕克位在芝加哥"L"地鐵綠線的尾端,可以推斷該區作為城市邊界是生活富裕者住的地方。
車站內看板介紹了奧客帕克的特色,除了海明威更是後現代建築大師萊特的家與事務所。
也因此整個奧客帕克就用這兩位建築與文學大師作為城市象徵在一路上設置各種路牌、招牌、旗幟介紹城市裡面所有關於他們的家、博物館與建築作品。
從車站出發沿N. Oak Park Ave.走向海明威之家與Lake St. 做為城鎮節點,餐廳、咖啡廳和商店在這邊叢集。夾道商家和綠地公園讓我感到舒適而緩慢的步調。許多三代家庭坐在街道邊用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跟小孩享受星期六的假日親子時光,秋陽與暖風讓凍了兩週的芝加哥再次充滿生機。
離開商業區,住宅區更顯得靜謐,獨棟住宅前的前院布置著萬聖節裝飾,行道樹漸漸轉橘或轉紅,大地色提醒著秋天的到來。
走到阿爾庫欣蒙特梭里學校 (Alcuin Montessori School),對面就是今天的主人翁—海明威之家。
海明威的外公厄尼斯特.霍爾 (Ernest Hall) 出生於英國,在15歲來到美國並落居於芝加哥。他在芝加哥經營刀具制造業並在1890年蓋了這棟房子。
這棟房子是維多利亞安妮女王式風格。這個風格強調裝飾性建築,不論是建築立面、收邊甚至內部的空間、家具、壁紙都不僅止於功能性設計而是用許多圖騰、裝飾去歌頌美感。外觀必須不對稱、屋簷出挑以及很明顯的角塔,作為該風格最重要的象徵。
雖然事業龐大、資產豐厚,Ernest Hall 的太太Caroline Hancock卻身患重病,在RUSH醫療體系工作的克萊倫斯·愛德蒙茲·海明威 (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 就來到Hall家為夫人看病也因此認識了Hall的女兒葛瑞絲·霍爾·海明威 (Grace Hall Hemingway),葛瑞斯從小接受音樂教育學習聲樂,成為一位專業女低音,但因身體健康因素決定結束演藝事業轉向音樂教學。
婚後愛德繼續從事內科醫生行業,而葛瑞絲則是選擇教鋼琴、聲樂與吹奏樂器,在客廳一進門就能看見鋼琴和寫字桌,這就是當時葛瑞絲教授鋼琴的地方。從附近許多中高財產階級的鄰居可以推斷她教音樂賺的錢高於從醫的先生。也因此葛瑞絲將家中所有雜事指派給她請的傭人,而愛德也負責煮飯給8位家庭成員。
1899年7月21日上午8點,海明威在父親的接生下順利出生。他生下來時體重4309公克,高57.5公分,可以說相當巨大,愛德因為成功獲得長子興奮得衝下樓到客廳拿起葛瑞絲的小號衝到門外用力地吹了好幾聲,藉此慶祝家族的第一位男丁誕生。
後來依序又有大妹烏蘇拉以及二妹瑪德琳在這間房子生活,加上外公Ernest爺爺和偶爾回來的帥氣叔叔Tyley,六個房間總共要住8個成員,也為日後搬家種下一個主因。
連接客廳往西是Hall家的餐廳,可以想像每天早上Ernest爺爺在這邊看報紙,孫女、孫子們迫不及待要爺爺為他們說故事,那些故事大部分是關於「Adventure 冒險」、 「Action 動作」和 「Animal 動物」(稱之為3A),甚至從事商業工作的Tyley叔叔也會把他在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編成故事說給外甥女們聽。或許這些故事在小海明威心中產生了漣漪,也為他未來創作的道路提供了豐富的養分。
愛德除了是一名醫生更是戶外活動、攝影愛好者以及標本收集家,所以常常帶著孩子們到野外狩獵、向大自然學習,就連蜜月都跟太太到森林裡住了好幾天,也因此獲得這兩隻貓頭鷹標本,被稱之為「蜜月貓頭鷹 (Honey Moon Owl)」。
頻繁接觸大自然與打獵很顯然讓海明威定調日後寫作的基礎。父執輩深深影響著海明威,甚至連人生的結局都與父親如出一轍,這段故事我會在最後說明。
當年愛德就是用這個火爐烹飪料理,這叫做potbelly,爐具第一排中間的廚具是用來烤土司,據說現今戶外休閒愛好者還是會在露營的時候用這個烤土司,可見海明威家相當先進。
另一個值得提及的是海明威家是奧客帕克中第一個使用自來水系統與第一個使用電力系統的房子,所以在廚房可以看到當年整個城鎮唯一的流理台,甚至在二樓有廁所使用,不需要到房外的茅房如廁,這在當時都是建築與都市規劃的尖端。
二樓臥室就是海明威出生的地方,這是當年海明威母親葛瑞絲的臥室,在那個年代夫妻分睡不同床,所以艾德、厄尼斯特與葛瑞絲有三個獨立的房間,照片中的房門是通向厄尼斯特的寢室,所以葛瑞絲的父親可以偶爾來女兒房間照顧她。
厄尼斯特爺爺的房間就位在二樓塔樓處,所以有一個大的空間放置沙發,壁爐上放著爺爺的公司與後來他投資鐵道公司的期貨股票 (芝加哥是世界最大期貨交易市場)。
因為葛瑞絲一直想要雙胞胎,所以海明威嬰兒時期都被打扮成女生,假裝與大姊是雙胞胎。不過日後的海明威並沒有承襲葛瑞絲的專業領域,而是跟父親一樣崇尚大自然、戶外運動與打獵。
就這樣,海明威在這張小床生活了六年,之後他們最敬愛的爺爺過世,葛瑞絲決定售出這棟房子,他們就搬離此地往北約500公尺的600 N Kenilworth Ave居住。
這間房子被稱為Ernest Hemingway Boyhood Home,1906年到1920年從六歲到20歲,他的青少年時期就在這邊度過。這時候的芝加哥因為在1871年大火燒掉大半城市的情況下進入都市重建的黃金時期,1909芝加哥的城市規劃由Daniel Burnham策劃,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從葛瑞絲的筆記本中就有相當多當年的明信片呈現城市光景。甚至可以提到「光緒熊」這個故事,1908年小熊隊在世界大賽擊敗底特律老虎風光拿下二連霸,誰能想到下一次小熊奪冠海明威已經過世55年了。
1913年海明威就讀於奧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如今這個學校還在,我去探訪當天,女子足球隊還在操場進行比賽。
海明威在高中展現了英文語文的天賦,甚至是運動能力也相當突出,除了拳擊他更是美式足球隊員。因為體力很好體質優異以及傳承至父執輩的愛國情操,他後來加入一次世界大戰,在義大利擔任紅十字救傷隊,但也因此身負重傷。而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曉了,他的文學成就從這發芽茁壯,如戲般的人生也被後世詳加記載,並且在61歲與父親走向相同的方式自殺結束一生,其餘文學成就和感情生活就不再贅述。
奧客帕克是海明威人生的前三分之一,是他創作文學的能力被啟迪的時刻,芝加哥與密西根湖是他的老師,慢慢將他雕塑出後世看到他的模樣。
而奧客帕克更是建築大師萊特的舞台,海明威呱呱墜地之日,萊特已是而立之身,在建築領域上大放異彩,他的作品圍繞在他的住家與辦公室周圍形成他所塑造的城鎮。
這次造訪奧客帕克的時間略顯不足,所以沒辦法欣賞萊特的作品,或許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領略大師的設計。
總結來說,海明威與萊特都成為奧客帕克最重要的代言人,或許來到這邊可以感受海明威幼年至成年前期這段歲月,是多麼繽紛有趣。儘管他個人並不認為,因為海明威家的孩子非常憎恨自己的母親,他的大姐在母親去世後把所有家具轉讓或焚燬;而海明威則在若干年後用「 That B****」稱呼自己的母親。顯見他們對於控制慾極強的葛瑞絲有極大不滿。但是艾德醫生為家人所做的照片紀錄了海明威的成長也顯示出海明威家的特別之處,是令人嚮往且動容的。
本篇景點與相關資料連結:
海明威之家:
海明威相關文獻資料(波士頓約翰甘迺迪圖書館):
葛瑞絲為海明威製作的相片集:
Bibliography and Photo Credit:
Ernest Hemingway Collection. 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Bost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