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arallel Lines
作家相片chufantzou

聖路易大拱門 The Gateway Arch |聖路易|前進大西部門戶的「密密」

聖路易市位在密蘇里州與伊利諾州的交界處,從芝加哥坐火車約五小時就會抵達,這個城市剛好定位在密西西比河和密蘇里河交會處,也是為什麼當時會有原住民在此定居。1764年兩位法國皮草商兼探險家來到聖路易後在此建城並與當地原住民開始了皮草交易,最後使用中世紀法王路易九世的名稱命名這座由法國統治的城市。

來到聖路易一定不會錯過的就是一道劃過天際線的曲線拱門— The Gateway Arch。站在城市內往東看就會看見這座漂亮的聖路易大拱門,甚至在紅雀布許球場的外野也可以看到她。

聖路易大拱門坐落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傑佛遜國家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當年西進擴張的所有先烈們偉大的功績與精神。從老法院慢慢往公園內走一條東西向的軸線綠帶就會抵達大拱門。

隨坡道向下圍繞中央的水池進入拱門的博物館,大拱門的入口是在地下層,我們會更往地底前進。

來到大拱門最重要的就是要上去拱頂欣賞整座城市的美景,運用特殊的纜車運送大家到頂端,是非常特別的體驗,一定要去參觀。

從入口通過安檢關口就可以進到博物館內,中間夾層是聖路易市的地圖,黃色的範圍就是我們腳下正踏著的聖路易市區。兩條大河交會在這邊讓這裡成為一個適合人居的地方。

博物館展區分成六大區塊用編年史的方式介紹聖路易這座城市的沿革,最後面的展區則是大拱門的設計過程,如何透過我們對於結構力學的認識設計出這座很精采的工藝紀念碑。

聖路易的起源是由原住民開啟,他們被稱為「築丘人」在美洲大陸上住居著。1764年法國探險家皮埃爾·拉克萊德(Pierre Laclède)和奧古斯特·舒托(Auguste Chouteau)來此築城並開始與原住民通商而成為聖路易發展的濫觴。

在當年發展的時候許多不同種族在此匯集,其中不乏亞洲人也到此尋找發展的機會,讓這座城市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發展的城市。

1935年12月21日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簽署國家傑佛遜擴張紀念計畫,讓這座紀念碑的計畫開始實行。1948年建築師埃羅·薩里寧(Eero Saarinen)贏得這個競圖,也開啟了他的設計之旅。

一個如此高聳的紀念碑要用甚麼樣的結構?建築師與結構技師決定要用懸鍊線作為這個紀念碑設計的概念,每一處都是相同質量的情況讓這整個曲線呈現穩定的狀態。

用這個鐵鍊可以演繹懸鍊線的狀態,所以大拱門的尺寸是630英呎(192公尺)寬、630英吋(192公尺)高。

拱門的剖面則是倒三角形,讓這個拱門能夠很穩定的矗立在此。

當年建築師透過許多模型去研究這個紀念碑結構的可能性,透過一次次不同尺度的實驗讓這座大拱門一步一步邁向實現。

薩里寧用其一生設計這座大拱門,但他卻沒有等到她完成的那一天。因為腦癌開刀失敗,薩里寧就在手術台上結束他璀璨的人生。而後這座大拱門是由他的同事們延續其精神而完成。

當然,設計一個如此特別的拱型建築物會遇到的問題就是要如何把人送上拱頂呢? 普通的樓梯要走將近60層樓顯然不是一個合乎常理的方案,又或者是一般的載客電梯?但到了塔頂之後電梯沒辦法水平移動,人在裡面也會因此摔倒,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聰明的方案。

就像是摩天輪的車廂,可以隨著角度旋轉,讓旅客始終都垂直於地面不會因為變水平的方向而摔倒,另外也能符合建築的曲線最後順利的抵達塔頂。

金屬的外觀,是人工在高空中一塊一塊焊接的完成,再加上混凝土去讓結構力增強。施工當時南北兩端同時開工,要確定兩邊是水平得以在最後的塔頂相遇,不然就會出現兩座大拱門XD

另外到了高空之時,因為單一邊的懸背樑會因為地心引力往內傾倒,所以兩邊懸背樑到最上面要交會的時候就要用另一個水平的樑向兩側推

聖路易大拱門 大拱門施工和結構設計
聖路易大拱門 大拱門施工和結構設計

1950年的施工工法讓大拱門不用用到90公分的厚牆,而是運用正交異向性的結構去製成, 所以整個結構是把內結構和外殼連結再一起形成兩個結構系統。這樣也才能把纜車設計在拱門內。

即將要前往拱門頂之前會來到大廳看到幾個銅製拱門模型,還有塔頂觀景台的1:1剖面模型。

格樑的空間就是前往纜車的入口。

接著往北向的纜車,又要拾級而下到地底準備乘坐前往重點—「聖路易大拱門觀景台」。

看完一部影片導覽員帶大家到纜車入口,很像是迪士尼的遊樂設施,纜車入口的大小只有150公分左右,要低頭進去並坐在位置上。

隨著轟隆聲,我們往前挺進之後轉折變垂直的向上。看到裡面的纜繩、鋼架和維修通道最後再慢慢地轉向平行的抵達塔頂。

抵達塔頂!630英呎大約60樓的高度,俯瞰整個聖路易市,透過小小的觀景窗往戶外的美景望去,遼闊一望無際的西部平原遙想當年西進時,拓荒大隊人馬從腳下這塊地往西開墾。

從這裡可以看到老法院,我去的時候正在整修中或許之後開放又是一個可以參觀的建築古蹟。左前方鮮紅的棒球場就是聖路易紅雀隊主場布許球場。一直往前進會到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就是1904年第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

↑左右滑動以欣賞更多照片↑

下午的比賽早上10點場務組已經開始工作了,慢慢地仔細地整理;拱門在廣場留下的倩影如同一抹微笑印在草地上;遠方的老法院靜靜的待在對街;美國中心巨蛋在城市北側成為市民欣賞演唱會的地方;再往東看美國的母親河密西西比河也緩緩地流淌向南方。

小小的觀景窗讓身體傾斜依靠著往外看景色,船緩緩依流向下甚至還有直升機降落在河岸邊的停機坪。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國家公園管理員跟大家知會回到地面的時間到了,大家才依依不捨的上了纜車回到地底下。

回到大廈一樓大廳,可以去博物館商店買禮品,我買了磁鐵、明信片和介紹拱門的書。

當然如果沒有吃飯店的早餐也可以來這邊稍微補充能量,休息一下回想剛剛令人深刻難忘的觀景經驗。

離開大廳時在右邊牆面上有一個巨大的石雕,雕刻著美國國家公園和國家紀念地的各個經典地標,紐約自由女神就是國家紀念地而聖路易大拱門則是國家公園,所以在這裏面會看到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員駐守在此。

走出博物館,再次回頭仰望這座大拱門,看見她優雅地座落在密西西比河畔,陽光從東南方慢慢向西移動。

如果要跟拱門拍照的話一定要站在大草皮上面才能把整個拱門拍入境並搭配美麗的藍色天際線。

如果走在聖路易市區會發現這座城市的人口已經大量下滑,很多地方已經人去樓空,位於城市西北方和河岸的東方都是治安較差的區域,所以現今去聖路易的話還是以市中心活動為主,不過像是大拱門這些地方遊客多相對安全,華盛頓大學學區也安全,所以要來聖路易看球或旅遊的朋友請考慮在這兩區活動與過夜。

 

相關網站:


聖路易大拱門 The Gateway Arch官方網站: https://www.gatewayarch.com/

Comments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